快速导航
产品1
分类
又“稻”一年丰收时!
来源:上海五星体育手机免费直播    发布时间:2024-02-10 03:51:40

  安徽“双轮驱动”推广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我省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双轮驱动”推广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安徽台综合报道:

  经过短短5个月的施工,8月29号,省直管县广德市科创实验学校全面竣工验收,赶在新学期开始前交付使用,成为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学校、安徽省首座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实施工程单位项目经理郑吉昌:通过应用集成建造工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等新技术,固体废弃物排放是传统建造模式的1/20,国家绿建标准的1/10。

  眼下,广袤的江淮大地迎来硕果累累的秋收时节。各地农民群众品尝着丰收的味道,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绘就出一幅幅美好“丰”景。安徽台综合报道:

  这几天,宣城市5万亩再生稻进入收获期。在郎溪县涛城镇,种植户涂世银今年种了170亩再生稻,采用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技术,增加水稻结实率,提高了产量。涂世银:“今年总产量大概在23万斤干谷,总的经济效益比去年一亩田要增加了150块钱。”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交通强省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多点并进,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城市发展低碳减排,推动形成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

  毗邻公交服务“传得远”。累计开通至上海 (白茅岭)、南京、杭州、常州、湖州共16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通数量及开行里程均位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月发4680班次,月客运量约3万人次。其中,“一地六县”合作区内开通10条省际毗邻公交线班次。实现与上海、南京、杭州、湖州等地公交出行网络无缝对接,惠及沿线万居民出行。

  城际公交路线“用得上”。通过对原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了主城区至郎溪、宁国、泾县三条新开城际公交,累计运送旅客超70万人次,日均客流3485人次;结合实际拟定了郎溪至广德城际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全市新增新能源公交比例达100%。同时,城际公交车辆支持三代社保卡“一卡通”、现金、移动支付等购票方式,实现了线路、站点、班次、时间等信息线上查询功能,方便群众合理的安排出行计划。

  城市公交安全“过得硬”。出台“监管十条”“三定制度”,结合“我对公交有话说——开门纳谏”活动,对原4条夜班公交线路来优化调整并试运行;完成市区城市公交30座电子站牌、54座无障碍公交站台等设施建设,安装公交车辆易燃易爆挥发物报警装置336个。

  从火热盛夏到微凉初秋,郎溪经济开发区处处涌动着“抓项目 拼经济”热潮。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一处处车间机器轰鸣……

  1-7月份,引进项目69个,总投资393.3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4.1%,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0.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7%。

  8月30日上午,郎溪8月份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4家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新材料、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

  今年以来,郎溪持续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高奏招商引资“进行曲”。

  在5月份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11个,协议资金221.5亿元。此次签约是近年来郎溪县协议投资资金最多、项目来源范围最广的一次。

  在7月份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9个,协议资金46.4亿元,涉及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

  ——总投资115亿元的远景能源智慧产业基地项目落户郎溪。这是落户郎溪的首个百亿项目,包括5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35亿元的风电场项目和30亿元的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目前制造业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达产后将成为郎溪县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

  ——总投资50亿元的英能基10GW钠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该公司是国内首家钠离子电池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的企业。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10亿元。

  ——总投资30亿元的香港卫理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3亿元……

  坐拥毗邻苏浙的优越区位,郎溪充分的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打出更实更强的招商引资“组合拳”。

  “如果把园区看做一个人,过去郎溪经开区是先填饱肚子,如今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郎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鹏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形象阐释了郎溪经开区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变化过程。

  招商选资,首先是选准目标。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是郎溪经开区两大主导产业,郎溪经开区认真梳理主导产业链存在的短板,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着力引进具备极其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关键环节项目,瞄准两大主导产业的500强企业,尤其是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招商。

  “不仅要产业精准,更要措施精准。对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招商方式。”郎溪县招商合作服务中心副主任沈燕华介绍,在上海、无锡等区域设立驻外招商小分队,密集开展驻点招商。郎溪还专门成立了5个“双招双引”尖刀班,“尖刀班”由县级领导挂帅,抽调各部门精兵强将组成,开展目的强、效率高、影响大的区域专场招商推介活动,聚力招引产业链条上的补链、强链、延链项目。

  以“链”招商。充分的利用园区企业的纽带作用,与现有企业的上下游做沟通联系,逐渐完备产业上下游配套,形成集群效应。

  以“情”招商。借助人脉关系,积极与外地商会组织郎溪在外创业人员等取得联系,走出去、请进来,穿针引线名招商顾问,以他们为“媒介”,发挥人脉、产业资源优势,为外部商界与郎溪搭建沟通桥梁,助推招商工作。

  倾力付出,回报丰硕。今年以来,郎溪经开区共签约74个项目,协议资金402.21亿元,其中,5-10亿元项目9个,10-50亿元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

  走进郎溪经开区,项目、企业争分夺秒平场地、建厂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在胜源磁电项目建设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程车正在进行水泥打磨,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工地各个角落,现场一片繁忙。

  “开发区安排了专班服务,项目建设有什么样的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开发区就帮我们协调好了,一点不要我们烦神。”一个小细节,让项目建设负责人刘崇华印象非常深刻:项目建设开始时,门口有两根路灯杆,影响车辆进出,一个电话,开发区工作人员马上就联系有关部门当天就移走了。

  在同创顶立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同样是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实施工程人员紧张忙碌的建设场景。

  “遇到施工建设、手续办理等各项需要,园区迅速帮助解决,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速度。”安徽同创顶立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健根介绍道,目前,项目进展十分顺利,1号和3号厂房已基本完工,设备陆续进场,预计9月开始试生产。

  今年以来,郎溪成立“项目谋划、土地征收、土地报批、资金保障、问题破解、项目建设、协调推进”7个工作专班,全方位解决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为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郎溪经开区在项目建设中严格落实A、B两套专班,常态化深入项目一线,交替分批推进项目落地。针对重点项目实行“日巡查、周协调、月小结”,并通过会议、交办单、现场调度等形式抓落实,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郎溪县固定资产投资提高29.3%,新开工制造业增长323.2%。连续两年,郎溪重点项目建设获全省通报表彰。

  今年以来,郎溪经开区已推动新开工项目74个,新投产项目65个,目前在建项目97个。三季度开始,郎溪经开区实施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做到“谋划储备一批、对接争取一批、洽谈招引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以会战方式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郎溪经开区管委会安排了专人联系我们,像手续办理、人员招聘、政策兑现等事宜,经开区都会安排专人对接、上门服务,我们只要全力抓生产就行了。”郎溪华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管部主任肖世超感激地说,没什么比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更能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同样的感受,还来自安徽泽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郎溪真是正确的选择,项目从选址落户到开工建设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安徽泽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为促进企业第一时间投产,郎溪经开区组建了一支既能代办又能指导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并实行项目服务“一门受理”,提高服务效率。

  今年以来,郎溪经开区借鉴苏浙等发达地区经验,逐步优化为企服务工作,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说到做到”,全力营造更优环境。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突出位置,健全完善多方联动、高效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包保企业、帮扶专班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形成全员制、全天候、无障碍、保姆式服务。

  汇编发布惠企政策电子“口袋书”,上线皖企通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平台,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1-7月,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9亿元,为143家企业办理享受银行优惠利率贷款11.12亿元。

  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全方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进流程再造、制度集成,目前项目备案、核准、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和全流程网上办理,建立完整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收办企业诉求全覆盖。1-7月,累计为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办理问题449件,办结率100%。

  出台《郎溪经济开发区党政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实施方案》,成立开发区网格化包保联系制度,设立每周六“为企服务日”,实行网格员专人负责、点对点联系企业制。即便在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企业有诉求,网格员就会及时赶到,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

  抢先争优、拼闯实干。郎溪经开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全面掀起攻势,向着“全年红”的目标大步迈进。

  央广网宣城9月8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程茹)“网格”连群众,“服务”聚民心。今年以来,广德市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为抓手,以“格”为基础、以“网”为依托,大力推行网格员“一员多用、多员合一”的基层治理模式,用情用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质效。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的完成“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格局。

  “阿姨,这是我们镇‘五经普’的普查员,他们今天来是对您店里的经营情况做了解和登记,数据信息会全程保密,您只要积极努力配合就行了”。在柏垫镇三河村,网格员袁德红正陪同普查员对村里个体经营户进行数据收集。为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收集更加顺利,柏垫镇网格员热情参加到普查工作中来。

  基础实,百姓安。在日常各项工作开展中不能离开网格员的支持和协助。他们通过入户走访、动态摸排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网格内人、物、事等基础信息,实际做到网格情况全了解、特殊人群全关注、重要信息全上报。

  “刚才凤花路路灯杆被车撞坏了,能联系交警中队来设置一个警示标识吗?”8月22日晚上八点半,凤桥社区网格员陈强在社区警民议事群里联系有关部门说明了该情况。

  诸如此类的突发情况,网格员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和汇报。每天网格员都会到村主干道、村部广场、老年助餐点等人口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场所等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充分的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特殊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尽快报告,做到早一步排除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柏垫街道,网格员们一边科普一边给群众递上宣传单,采取发放“明白纸”、张贴公告、微信交流群等形式,深入宣传反诈骗常识、食品安全等知识,打通政策法规宣传的“最后一米”。“大爷,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你们在用手机的时候肯定要提高警惕呀!不认识的人要验证码、银行卡、身份证都莫轻易相信,骗子套路花样多,咱可不能上他们的当!”网格员李习培在日常防诈反诈宣传中,面带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居民解释到位,用真心和真情守护住老百姓的“钱袋子”。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员是基层治理的全能“服务员”。他们用心用情、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群众的“好帮手”“暖心人”,以多重身份做好便民服务工作,成为搭建政府和群众沟通桥梁的“建筑师”。

  近年来,宁国市经开区从始至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化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积极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

  构筑引才聚才“强磁场”。深入推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并将人才工作纳入网格化联企服务重点内容,每家企业配备专员负责人才信息收集、人才政策传达、人才诉求反馈和人才需求服务。结合智慧园区建设完善人才数据资源库和人才政策库,搭建园区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创新人才交流模式,实行企业和机关“互挂”机制,让人才在角色互换中打通工作“堵点”,化解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目前,该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产业工人近4万人,其中,中鼎集团以产业链为纽带,先后引进行业高品质人才30余人,研发人员和技能人才超过5000人。

  搭建选才育才“主平台”。坚持把企业家群体作为人才的第一方阵,组织园区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企业高管赴高校学习培训,今年成功组织40余名上市后备企业首席财务官赴浙江大学参加金融上市专题培训,遴选主导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负责人赴深圳华为参加企业领航人才战略培训等,为该园区企业领军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建设各类创新研发平台,目前该园区160余家规上企业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沪苏浙4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并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成功建成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

  优化留才安才“好生态”。高标准投资建设松岭人才社区和河沥园区、港口产业园人才公寓,目前共拥有各类公寓2000余套,为来区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拧包入住”服务。逐渐完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先后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并全面掌握园区企业高层次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三年入学计划,协调解决各类人才落户住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为外来就业、创业人才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

  央广网宣城9月8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沈思雯)“开镰咯!”秋风起,稻花香。眼下,旌德县蔡家桥镇的水稻进入收割期。9月4日,在旌德县蔡家桥镇凡村湾里组,金黄色稻田里一株株颗粒饱满的稻穗迎风摆动,透出一派喜人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和晴好天气,组织收割机加紧收割。

  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声,农户正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田间,开足马力快速作业,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以前是请人收割,费时费力,收割成本也高,现在农机收割太方便了,一亩成本只需要100多元,不仅省了很多人工劳力,大幅度提升了效率,还能减少水稻的破损率,保证粮食质量。”村民吴大娘满脸笑容地说。

  一会儿功夫,一块田的谷子就收完了。村民们忙着用编织袋将收割上来的谷子装好、扎带,堆放在田埂上。在机耕道上,一辆辆农用三轮车来回奔跑,一幅乡村丰收盛景图正缓缓铺展。

  “我今年种了10亩水稻,今年天气晴好、雨水充足、病虫害少,水稻产量相比来说较高,预计每亩产量1100斤左右,这些天我和邻居们安排了1台大的收割机,我这些水稻半天就能收完。”看着金黄饱满的稻谷,村民钱大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凡村今年共种植有600余亩水稻,大部分采用机械收割,经过紧张抢收,陆陆续续已经收割了80余亩水稻,预计9月中下旬收割完毕,颗粒归仓。

  “今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0多万斤,我们村将积极助力农户抢占好农时,全力以赴抓好水稻颗粒归仓,打赢打好水稻丰收战,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凡村村党支部书记梁文夏说道。

  “一直以来,我镇大力推进水稻耕、种、收、秸秆处理机械化,为种植大户和农户提供水稻收割服务,让水稻的收割效率成倍提高、收割成本大幅度降低。”该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章意元说道,“下一步,我镇将盘活撂荒土地复耕种植,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生产稳增长势头,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