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产品1
分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人物篇) 瞄准风险 全力狙击——记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王海波
来源:上海五星体育手机免费直播    发布时间:2024-03-08 03:13:42

  王海波,男,1982年7月出生,2004年12月入党,现任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处置监督处处长。2021年,获得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授予的“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2012年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到如今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从事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将近10年里,王海波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参与者,见证了不断加大的监督管理力度和逐渐完备的监督管理体制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持续稳定向好的新面貌,也感受了各项制度推进落实过程中众多战线同志的坚守与初心。

  “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5.3%,2019年为2.4%,2020年为2.3%。”对于历年的抽检数据,王海波烂熟于心,因为当下在食品抽检条线的工作,最基础的一项内容就是与抽检数据打交道。勾画数据趋势,王海波对已走过的路更加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

  食品抽检“抽什么”“怎么抽”“检什么”“怎么检”,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架构好食品抽检监测体系的地基,海量的抽检数据就“犹水之就下”汇集形成汪洋的“抽检大数据池”。这是后期风险监测和评估的前提,是监管的依据,也是抽检条线前期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而现在,王海波说,这块“硬骨头”基本已经攻克,这从密集的抽检信息公布中可见一斑:市场监管总局及各省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官方网站定期以规范、统一的形式公布不合格食品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不合格信息包括食品的种类、生产厂商、销售商、不合格指标及出具检验结果的检验测试的机构。概览这一些信息,就会发现食品抽检涉及的种类无所不包,既有粮油菜、肉蛋奶等流通量大的食品,也有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食品;抽检指标既反映食品安全,如是否腐败、添加剂是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也反映食品品质,如某些营养素含量是否达标,涉及的销售经营渠道既包括商超、农贸市场,也包含线上购买方式……

  抽检条线的工作人员将这个体系称为“三个维度、四个统一、五个覆盖”。也就是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为基本的抽检方式,全系统统一制定抽检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结果利用、统一数据分析,实现区域、生产企业、重要安全性指标、食品类别和食品业态五个方面的有效覆盖。这套完备的抽检体系如一双宽厚的大手,托住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信心。

  “各级各地的食品抽检监测工作必须纳进这个体系,实现全国统筹和‘一盘棋’格局,这是食品大流通现状对食品抽检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一地生产的食品通过发达的运输网络流向全国各地,如果出现安全风险隐患,须在最短时间之内通知到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控制风险,这就要依靠国家、省、市、县四级抽检信息的统一归集。”王海波说。

  但将“一盘棋”理念贯彻到全系统绝非一日之功,从2013年前后思路理顺开始着手启动这项工作,2014、2015年持续发力,再到如今各级抽检信息全部打通,抽检数据量由之前约25万批次的国抽数据扩大到约700万批次的全国四级抽检数据,这期间克服了很多障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食品抽检数据的得出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工作得来的,海量的数据背后是整个抽检条线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坚守。“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例外,这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因为一旦在某一个环节被耽误,都可能会导致后续一连串的工作停滞,影响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王海波说,“食品抽检领域能有现在的成绩,是全国食品抽检战线上所有同志兢兢业业、开拓创新的结果。”

  “抽检大数据池”的逐步完善必然带来工作量的增加,同时也伴随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比如,部分承检机构的判定依据、检测验证的方法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造成最终出具的数据有误;抽检人员填写抽检信息单时,企业名填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进而影响后期的信息化处理。

  如何科学地处理这一些数据,加强对抽检数据的清洗,筛选出数据中的“沙子”,留下有价值的“金子”成为当务之急。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要依靠信息化手段来解决。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抽系统)作为抽检监测体系依赖的技术工具,在其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整个抽检监测闭环模式的所有的环节,下达抽检计划、组织抽样、采样、实验室检验、出具检验结果、信息公布、核查处置,均呈现在了国抽系统上。抽检全流程“上网”让抽检工作从纸质化迈入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王海波是推进国抽系统构建的一员,谈起这个系统,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国抽系统是市场监管系统数据量非常大、处理水平非常高的工作系统之一。目前,汇集了3880家监管部门、1870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检验测试的机构,用户达8万余人,收集了全系统2000余万批次食品抽检数据。我们还向总局信息中心借力,计划将国抽系统与企业法人库对接,这样只需扫码就能识别被抽样企业信息,避免纸质填写名称不准确造成数据无效的问题。”

  为了让系统“活”起来,真正贯穿整个抽检监测流程,很多附加功能都被嵌入该系统中: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电子版食品抽检检验报告能第一时间传递给具有核查处置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启动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程序,使食品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控制;数据分析软件能对海量的抽检数据来进行分析,发现风险点,防患于未然。

  “抽检工作与信息化紧密关联,要不断学习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还要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知识,是一门综合学问。”王海波说。提到当下的工作状态,王海波表示,虽然有不断学习的压力,但是数据直观展现的成绩是令人喜悦的:目前的抽样效率较之前提升了约60%,抽检数据错误率降低了约6%。数据告诉王海波,进步很大,未来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数据好,工具好,但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参与食品安全事业的人。“如果把抽检数据比作大海,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人以丰富的专业经验,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舆情,为数据分析理清方向。”王海波说。

  他和抽检监测统计分析团队对数据抽丝剥茧,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开展统计分析,编制统计分析报告,发现了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风险点,为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提供线索。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具有深入企业自身内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天然优势。王海波现在所在的处室是处置监督处,负责督促指导地方监管部门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进行后期的核查处置,确保风险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复查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核查处置在促进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排查和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谈到现在的工作内容时,他说:“一经发现不合格食品,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迅速启动核查处置程序,现在这个平均启动时间已经缩短到了4天。会督促指导企业排查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隐患,把问题追溯至产生的源头,避免后续生产或经营的食品还有问题。”

  除了监管人员、生产经营者,消费的人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消费者热情参加到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矩阵中,弥合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才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创造良好氛围,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开展食品安全预警交流也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借助网络站点平台,让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达到‘爆炸式’传播的效果。”

  近几年,整个抽检条线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进社区、进校园,以及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等活动,以“小切口”推动食品安全“大监管”。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食品抽检司推动同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短短14天的活动时间内,参与答题公众近2047万人次,答题局数达4.9亿,被评为2019年市场监管宣传策划优秀案例。这项活动在去年继续升级,参与方增多至食品企业、行业媒体、高校等,形式也由线上拓展到“线上+线下”。

  “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的话,那也是得益于全国食品抽检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是食品抽检高水平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王海波说。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人物篇) 瞄准风险 全力狙击——记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王海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